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法院文化 > 法官风采
献礼祖国70周年专题(一)喀旗法院的五次异址
  发布时间:2019-08-09 10:30:13 打印 字号: | |

      新中国成立70年,70载岁月芳华,历经时光荏苒,喀旗法院紧跟时代步伐,审判工作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。70年再回眸,法院人薪火相传,初心不改,前行依旧。


     【从矮旧平房到现代化审判综合楼】


      法院的硬件设施在70年间跨越了多个台阶,从低矮旧平房到现代化审判综合楼,从手写文书到打印文书,从步行办公办案到配备电话、警车,外在硬件变化是最直观可见的变化。


     【建院于公爷府河南八大家】


      1949年5月1日,喀喇沁旗人民法院成立,其前身是旗政府司法科,地点位于公爷府河南八大家,当时监所归法院管理,与法院在一处办公。建院初期,法院与看守所共有瓦房十六间,办公桌三张,有铁车、胶皮车各一辆,均为人力车。


      当时,连同监所在内,法院共有12名干警,包括院长1人,审判员2人,9名监所干部。除简单办公设施外,监所以农业生产为主,配备了磨盘、碾子等生产工具和驴、骡牲口。


     【建国初期三次迁址】


      1950年6月,法院院址迁至喀喇沁旗河北通兴当院内,当年10月,监所移转给公安局,法院由通兴当院搬迁到公爷府街中心道北宝山胡同道北公安局前院。1952年,旗法院再次迁址至锦山镇爱民胡同,后经历法院与公安局合署办公、文革期间军事管制,几经迁出、迁回,该院址一直持续至2010年。


     【1991年首次建成办公楼】


      1972年,法院经历文革重新恢复建制后,诉讼需求上升快,法院队伍和机构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。到1990年,全旗共有21个乡镇,35 万多人口,“告状难”问题开始突显,而当时法院仅有一个可以容纳20多人的会议室兼审判庭,无法审理较大案件。为方便群众诉讼,喀旗法院于1991年底建成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的审判庭与审判业务结合式办公楼,办公楼主体共4层,楼中间部分高出主体1层,模拟“大盖帽”形态,共设4个审判法庭。


      随着办公楼建成,各项硬件设施也逐步跟进。1991年,法院经分配获得摩托车二台,用于下乡办案,为更好地为审判工作服务,又添置了四通打字机、复印机,打印文书正逐步代替手写文书,同时调换了囚车。1996年,全院均安装了程控电话。2005年,旗法院购置87台计算机,实现了每名工作人员均配备一台计算机,法律文书也由油印变为承办法官自己打印。2006年,开通了政法局域网,为每个庭科室购置两台微机,为基层法庭安装六台远程电子签章系统,实现了基层法庭法律文书远程签章,同时开通了会议视频系统。2008年,院机关更换三台办案新车,五个法庭更换新微型面包车,又投入17 万元更新了办公、办案系统软件,逐步通过办案系统操作全部办案流程。 


     【2010年经统一规划迁址西城区】


      随着案件不断增长以及由电脑、网络办公办案普及带来的审判方式转变,1991年建成的办公楼再次无法满足审判及办公需求。2010年,经统一规划,法院迁至锦山镇西城区锦南大街西段,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8715平方米,设8个审判法庭,审判区与办公区相对分离。


      2014年,旗法院13个审判庭均建成科技审判庭,庭审实现同步录音、录像甚至庭审直播。同年,开始推行纸质卷宗电子化,2014年至今全部案件均经过扫描制作电子档案。2017年以来,办公办案系统不断升级,实现了裁判文书上网、案件流程信息随案公开、庭审直播等功能。2019年,全部审判庭安装了语音识别模块,建成数字化审判委员会,喀旗法院随着智慧法院建设进程,在近年年度收案数突破万件的情况下,向科技要效率,不断进行内核升级,进一步实现“网络化、阳光化、智能化”,跟紧时代步伐。 

 

 
责任编辑:喀喇沁旗法院
联系我们